专注细胞领域,昂立科技潮头
致力于细胞生命产业的功能布局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逐步形成细胞专业存储、生物医药研发、
临床实验和转化的产业支撑平台

请输入要搜索的内容
国内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发布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1072次
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公布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他表示,干细胞对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病人在住院早期及后期重症和危重症阶段,均可接受这一疗法。
北京卫视《生命缘》节目就曾走近王福生院士及其团队,特别报道《抗疫的干细胞攻坚战》。为了修复患者们的肺损伤,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院士,开始带领团队打一场干细胞辅助综合治疗的攻坚战。
2021年,《传染病信息》杂志发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VID-19提出了建议,包括患者的选择、细胞输注的准备、细胞输注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疗效评价指标等。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专家共识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专家经过充分研讨,正式定稿并发布了我国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为国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和指导。这也是国内外首个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率先开展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随后全球多个团队也相继开展并完成了多项相关研究。综合当前研究结果,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COVID-19安全性良好,在缩短病程、减轻肺部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有望为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手段。
《专家共识》系统总结了干细胞治疗COVID-19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内容包括MSCs治疗COVID-19的科学依据、临床研究进展、治疗建议以及实施要求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应用该技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指导。
研讨会上,王福生院士介绍了《专家共识》的起草背景和研究进展。他指出,截至目前,国际上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注册有70多项,美国、欧洲等国家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加紧推进,我国也有多个团队开展了临床研究,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组的领导下,国内多家单位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研究”。目前已顺利完成I期和II期临床试验,验证了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专家共识》凝聚了国内专家的集体智慧,有助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强调了下一步深入开展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大样本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此次会议也体现了产学研医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整个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成长。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在干细胞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有关监管部门的领导也肯定了《专家共识》发布的重要意义,希望这项技术能够更好地惠及患者。与会专家表示,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干细胞产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为提升人民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